欢迎访问江南电竞入口安卓版

美国杂志主编预测:中国五年内将造出世界最好AI芯片

2025-10-21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118

关键词: 凯文·凯利 人工智能三大前沿 智能眼镜技术瓶颈 AI不会取代人类 中国AI发展前景

“五年内,中国会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芯片。”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发表这一预测。 

这位科技预言家在其演讲中描绘了人工智能未来的三大前沿:情绪智能、空间智能与AI智能体。他表示,AI将像电力一样成为可买卖的服务,而真正的财富将来自于理解并善用AI的人。 

三项AI前沿技术 

凯文·凯利在演讲中重点阐述了三大科技趋势。 

第一是空间智能。他指出当前AI在现实世界中效果不佳,比如抓球或从地上捡东西这样的物理互动,AI仍难以胜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将是智能眼镜。 

空间智能是三维的,这正是当前AI领域所缺乏的。智能眼镜不仅能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让人们看到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世界,更能让AI具备在物理世界中定位、移动和操作的能力。 

第二是情绪智能。凯文·凯利强调,情绪感知是AI下一个发展方向。未来的AI将能通过智能眼镜等设备识别人类的情绪变化,感知人的惊讶、困惑或激动。 

他举例说,AI机器人能够回应小朋友的情绪,这将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 

第三是AI智能体(Agent)。凯文·凯利预测,未来将会出现万亿个AI智能体一起工作和合作,其中99%可能是不可见的,在后台默默工作。这些智能体将形成自主的“AI智能体经济”,可以进行交易和买卖。 

智能眼镜的技术瓶颈 

尽管看好智能眼镜的未来,凯文·凯利指出该技术目前尚未“准备充分”。 

他在大会期间透露,自己前几天曾前往杭州考察Rokid公司,亲身体验了最新的AI眼镜产品。然而结论是,智能眼镜行业还需要解决三大技术瓶颈:狭窄的屏幕视野、短暂的电池续航以及设备重量问题。 

凯文·凯利预计,智能眼镜可能还需要5到7年才能达到可被广泛接受的可穿戴标准。而真正普及到更多消费者,可能需要10年或15年时间。 智能眼镜的初期应用场景将主要是专业领域而非家庭娱乐。他特别指出,在医疗、维修、教育等不需要办公桌的手工劳动场景,AI眼镜能向人们展示如何修复或放置物品,提供实在的工作支持。 

AI不会取代人类 

面对普遍存在的AI取代人类的担忧,凯文·凯利明确表示这是一种误解。 

“AI其实不会直接取代任何一个职业,而是成为人们强大的生产力工具。”他举例说,尽管AI智能体已经可以完成平面设计工作,但现实中平面设计师正在利用这些工具更好地工作,而非被替代。 

责任感是人类无法被AI替代的价值所在。凯文·凯利指出,当你雇佣一个人去完成某项任务,他会有责任感去确保任务完成,而AI则不在乎结果。 

在可见的未来,许多任务可以由AI完成,但工作本身仍然属于人类。AI是对人类的提升,而非取代。他特别强调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的重要性。 

中国AI发展前景 

凯文·凯利对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前景极为乐观。他预测中国可能会比美国更早回到月球,这是“非常确定的事情”。 

AI将成为中国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关键力量。他认为,AI能帮助中国变得更加“酷”,这意味着中国人能够在城市里面进行更好地生活,这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 

中国可以研发优质产品并将文化输出到其他国家,将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绿色技术输出到国外,这些技术都是中国在全球知名的实力,也将成为中国绿色科技和软实力的一部分。 

到2050年,中国可以将自我运行的工厂输出到全球各地,这些工厂能够自主生产机器人,成为真正的自动化工厂。 

凯文·凯利认为,未来25年技术演进逻辑已清晰:最基础的是AI、数字治理与组织变革;其次是医疗和教育等生存层面;然后是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应用层面。 未来5到10年,每个人都将拥有专属AI助理,这将大幅提升基层员工效率,并深刻改变中层管理者的角色。 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凯文·凯利描绘的AI未来是协同而非取代,是增强而非支配。 

责编:Amy.wu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