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入口安卓版

传安世中国业务实现局部重启,本土晶圆年内供货

2025-10-24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302

关键词: 安世半导体中国恢复供货 安世半导体 鼎泰匠芯 安世中国

近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致客户公开信表示,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散布与事实不符的信息,安世半导体(中国)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

此外,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安世半导体(中国)已恢复向中国经销商供应半导体。

此次恢复供货仅限于中国市场,且所有交易均以人民币结算,这与以往使用外币的结算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举措发生在荷兰政府于9月30日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后引发的供应链危机之际。中国商务部随后于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 

业务重启与结算方式变革 

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已部分恢复业务运营。根据最新消息,安世中国已重新开始向国内经销商供应芯片产品。这一进展为近一个月来的供应链僵局带来了突破。 

此次恢复供货伴随着重大业务模式调整。所有销售款项现在必须以人民币结算,彻底改变了以往使用美元等外币进行交易的方式。

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安世中国在运营上与荷兰母公司保持更高自主性的战略意图,也反映了其稳定中国市场供应的决心。 

安世中国还要求经销商与下游客户的交易同样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一连锁要求将进一步强化安世中国在国内市场独立运营的能力。 

与此同时,安世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在客户公开信中郑重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 

中荷控制权之争的来龙去脉 

这场供应链危机的根源可追溯至9月30日,荷兰政府以“防止关键技术转移”为由,依据《商品供应法》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 

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制造的特定成品和组件。

这一举措直接切断了安世中国工厂的产品外销路径,使其无法将封测试完成的芯片交付给境外客户。 

荷兰政府的干预引发了中方强烈反制,使安世半导体陷入前所未有的运营危机。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表示,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天内与中国政府官员会面,讨论如何解决这一僵局。

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双方围绕安世半导体等问题交换意见。

王文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合作。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东莞工厂停产与自救措施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是这场供应链危机中受影响最严重的环节。作为安世半导体旗下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该工厂占地约10万平方米,员工约4000人,承担了安世半导体全球约70%的封测任务,年产量超过500亿件。 

在供应链受阻后,东莞工厂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境。尽管订单饱满,工厂却因“原材料短缺”和“员工配置问题”,自10月起将部分岗位调整为“上四休三”,并大幅削减加班时间。 

据媒体10月18日的实地探访发现,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门外已聚集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和贸易商。两位从苏州连夜赶来的客户表示:“我们坐高铁过来,在南昌转的车,晚上九点多一下火车就赶过来了,但也没办法,就是没货”。 一位仓库工作人员透露,“双节”假期后入库量持续大于出库量。“仓库里的货是越来越多,生产没有停下来,入货越来越多,仓库都快堆不下了”。 

鼎泰匠芯的产能与技术优势

鼎泰匠芯上海临港12英寸晶圆厂成为替代供应链的关键。该工厂总投资120亿元,占地面积196亩,项目规划产能为12万片/月。

鼎泰匠芯是闻泰科技大股东旗下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上海鼎泰匠芯科技有限公司(Wingskyssemi)是上海市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超过120亿元,是中国第一座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晶圆厂。鼎泰匠芯按照国际顶级的标准建设,引进标准的生产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打造世界领先的超级智慧工厂及研发中心。项目规划产能10万片/月,其中一期4.5万片/月,二期3.5万片/月,三期2万片/月,提供0.18um & 0.11um多种技术节点的可定制工艺选择,实现Power Discrete、Power IC、Analog Logic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功率器件(Power Discrete)产品系列包括Trench MOS , SGT, Super Junction, IGBT等, 电压从12V 到1700V的低中高压均有覆盖。逻辑及模拟IC(Power IC)产品,为全球客户提供半导体通用及深度定制化解决方案。

鼎泰匠芯拥有行业领先的工艺护城河优势,具有定制化的背封&外延工艺能力,可适配不同客户的产品应用;辅助工艺可提高产品电流密度、开关速度、浪涌能力,降低制造成本;鼎泰匠芯特有的独体大功率方案则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特色背面薄片工艺可精准调整晶圆在生产过程中的翘曲度,最薄片厚度仅50um。行业领先的BCD深沟槽隔离 DTI 技术,可有效提升器件防漏电性能,使芯片趋向于小型化、集约化。

未来鼎泰匠芯的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通信设备、工业、消费电子和医疗器械等领域,致力于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模拟、逻辑和功率器件半导体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鼎泰匠芯已获得包括博世、大陆集团等国际头部汽车电子供应商的认证,成为中国大陆首家通过汽车零部件Tier1公司认证的12英寸车规级晶圆制造企业。

面对供应链危机,闻泰科技已启动中国区“独立自救”计划。闻泰科技董事长杨沐表示:安世80%封装产能在中国大陆,中国区营收约48%,这部分业务稳健。“整体业务将在优先守稳中国资产和中国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海外业务。” “公司内部已进行较多前期准备,包括推进国产替换等行动,以减少供应链风险,整体上在供应链层面已有不错的措施落地,包括国产计划。”杨沐表示:“我们第一优先是确保安世业务稳定,重点是中国业务稳定;正积极评估中国供应链闭环。”

闻泰科技与鼎泰匠芯的合作正在深化。根据2022年12月签署的框架协议,闻泰科技将在2023年至2026年间向鼎泰匠芯采购代工晶圆,合同总金额预计达到68亿元。2024年双方交易金额已大幅增长。

据多方消息称,闻泰科技控股股东投资的鼎泰匠芯公司已成为安世中国重要的替代供应链选择。

全球汽车产业受到严重冲击 

安世半导体危机已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实质性冲击。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出警告,称若安世芯片供应问题无法解决,欧洲汽车制造业可能面临严重干扰,甚至停产。 

尽管汽车行业已从市场上其他厂商采购同类型的芯片,但特定零部件新供应商的认证和产能提升将耗时数月,而当前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库存普遍预计仅能维持几周。 

安世芯片虽非尖端产品,但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替代品认证需数月之久,而多数车企库存仅能维持几周。这一情况使得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供应链挑战。 

管理层变动与法律博弈 

伴随供应链争议的是安世半导体内部的管理权之争。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与中国团队之间的矛盾公开化。近期,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了张秋明销售市场部副总裁的职务。 

作为回应,安世中国发表正式声明,指出荷兰总部的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张秋明职务身份保持不变,他职权范围内的行为继续代表安世中国。安世中国业务运营一切正常,目前,安世中国所有业务活动、生产运营及对外合作均在法律与管理制度框架下有序、正常开展,不受任何外部单方面决定的影响。我们完全有能力确保业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未来安世半导体中国业务的独立运营能力将取决于其供应链本土化进程的速度与深度。随着临港晶圆厂产能的提升和产品认证的推进,安世中国有望在维护国内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责编:Amy.wu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