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中国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货量同比下降近30%
关键词: 中美贸易争端 中国稀土磁铁出口 美国稀土磁体供应链 稀土永磁应用 稀土磁铁制造
受中美两大经济体间贸易争端持续影响,今年9月中国对美国的稀土磁铁出口量显著下滑,结束了此前数月的回暖态势。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对美出口量较8月份下降28.7%,至420.5吨。这一数字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0%。这是继6月短暂反弹后的连续第二个月下滑。6月时,中国在伦敦与美方进行贸易磋商期间,同意加速稀土出口许可证的审批。
此次9月份出货量的显著下滑,与美国对华一系列不友好的政策措施有关,包括实体清单、针对性技术管控有关。
国际能源署指出,中国在稀土永磁体生产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约90%,同时在提炼制造稀土永磁体所需元素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稀土永磁,尤其是以钕铁硼(NdFeB)为代表的高性能磁体,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和“现代工业的黄金”。它们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机器人关节、消费电子(如手机振动马达、耳机扬声器)以及导弹制导系统等高精尖领域。由于其不可替代性,稀土磁体的供应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一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国防科技等战略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的出口限制举措并非仅针对美国,海关相关数据表明,9月份稀土磁体的总出货量较8月份减少了6.1%。这一系列的供应中断情况,促使美国及其盟友加快步伐,着力构建替代性的稀土及关键矿产供应链。
前不久,总部位于美国的Noveon Magnetics公司与澳大利亚的Lynas Rare Earths公司达成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开发可扩展的美国稀土磁体供应链。
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国与澳大利亚携手签署了一项总金额高达85亿美元的矿产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内容,双方将为多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以此扩大可用于国防制造以及保障能源安全的稀土和关键矿物材料的供应规模。
不过,稀土磁铁的制造过程极为复杂,从稀土矿开采到高纯度氧化物分离,再到高性能磁体的制造与回收,整个流程技术壁垒高、环保要求严、投资周期长。即使在美国政府大力补贴下,本土产能的释放仍需数年时间。
就目前而言,仅有少数几家美国公司在国内开展磁铁生产业务,而且其中许多公司尚处于生产的初始阶段。
责编:Jimmy.zhang
